讓“工匠精神”在大東落地生根
2016-05-10
如何把”工匠精神”與大東的經營生產實踐相結合,真正把“工匠精神”融入到大東人的血脈中,是大東近來一直苦苦思考的命題。我作為長期在市場一線,充分了解東瀛文化,對他們的 “工匠精神”有特殊情懷。 為此,我組織生產技術骨干人員就此進行討論和工作的具體布置,在大東開展和弘揚“工匠精神”,開展爭創“大東工匠”的活動。如今在普通毛巾、中低檔市場是一片“紅?!?,“現在正常毛巾價格是無節操的,沒有最低、只有更低”。急功近利、粗制濫造導致市場的嚴重混亂。但這么多年來,大東為什么能獨樹一幟?就是我們大東人用心做好每一條毛巾。我們要繼續走在市場的最前沿,領先于同行,就必須進行不斷的變革和學習。 “工匠精神”對大東來說真正的內涵是什么?我認為用十二個字可以詮釋,那就是“堅守初心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”。堅守初心也就是所謂的職業心境的從容淡泊和執著堅守,摒棄浮躁、寧靜致遠。外邊的世界很熱鬧,自己卻不輕易盲從;燈紅酒綠中的誘惑很多,自己卻堅守“初心”,“靜能生慧”、“靜能生樂”。所以,工匠們才能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枯燥的專業發展中,擁有不知疲倦的技術性快樂。讓技術發展,離淺入深,不斷飛躍。精益求精和公司產品的“精品思維”不謀而合。
一切經驗教訓告訴我們,無論是企業發展、產品的制作,太強調“快”和“立竿見影”,注定會留下粗糙、浮躁的印記。無法讓人永久記住。因此,需要在踏踏實實方面下功夫:不貪多求快,不好高騖遠,不眼花繚亂,不惜力,不怕費事。甚至費盡周折沒有收獲也無怨無悔,不輕言放棄,用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,艱苦磨練,產品和技能才能不斷攀越,走向精致。卓越不是一個標準,而是一種境界。它不是優秀,它是優秀中的最優。卓越是一種追求,它在于將自身的優勢、能力,以及所能使用的資源,發揮到極致的一種狀態。
我個人認為,”工匠精神”在大東具體的表現形式可以簡單歸為三類。即品質、技術、基礎操作三個層面。品質方面無用贅言,在技術和操作層面,需要有大量的工作開展。新產品的研發、新技術的運用是打開新市場、爭取新客戶的重中之重。工藝的不斷優化是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最有效手段。因此,爭做大東工匠需以工藝技術線作為切入點,讓每一個工藝員都要爭做毛巾領域的“工匠”。 |